STAR INNOVATION 星亮創新生

BG02 堅堅

堅堅講完又講,做完又做: 刻板地重複做及講某些事物 預設角色名: 堅堅 正面特色: 堅持不懈 負面特色: 刻板重覆
By | INNOPET
DETAIL

BG01 大鐵牛

BG01 大鐵牛一成不變: 堅持一貫生活規律及次序, 難適應轉變 預設角色名: 大鐵牛 正面特色: 循規蹈矩 負面特色: 一成不變
By | INNOPET
DETAIL
Apr
01

自閉症譜系障礙小冊子

Source: https://www.dhcas.gov.hk/file/conditions/ASD_Chi.pdf 甚麼是自閉症譜系障礙? 自閉症譜系障礙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 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發展障礙, 患者在社交溝通以至認知、情緒、行為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困難和發展差異。此障礙除了影響患者與人互動的表現外, 其行為亦會較重複及固執不變, 同時有狹隘興趣和異常感官反應等問題。而其他相關障礙也包括智力、語言及其他發展問題。以往有關自閉症在診斷的名稱上常有差異, 例如自閉症、亞氏保加症、高功能自閉症、自閉症傾向、自閉症徴狀、非典型自閉症、待分類的廣泛性發展障礙等, 不同的名稱可能令家長感到十分困惑。隨着診斷標準的更新, 以上名稱已統稱為「自閉症譜系障礙」。 每位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兒童的行為表現都不相同, 有時甚至很大差異。以下是一般較常見的臨床徵狀: (一) 社交互動能力困難: 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兒童, 其社交表現可以是冷漠、被動, 或過份熱情、古怪。年幼時, 除了因為生理需要( 例如希望得到食物、玩具) 而主動接觸大人外, 他們很少主動與人接觸。他們或 會利用別人的身體作為達到目的工具,有些對於身體接觸或擁抱等表現抗拒。這些兒童一般較難與人,甚至父母或照顧者建立親密關係。他們較喜歡獨自玩耍,很少注意其他同伴。他們也很少自發地分享個人興趣、感受及成就。部份兒童或會按成人的指示與人交往,然而他們的主動性通常較低;另外一些兒童雖然有社交動機,但卻表現過份熱情或較自我中心。至於較年長的兒童,他們仍然難以建立恰當的社交行為(例如對人微笑、眼神接觸),亦較難察覺別人的社交訊息及情緒反應,有時可能出現不恰當的行為表現。社交溝通方面,即使兒童已有一定的語言能力,但他們不擅與別人打開或持續話題,有時又不理會別人的反應,單向地與人講述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給人一種「只顧講、不愛聽」的感覺。 (二) 非語言溝通困難: 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兒童較難運用非語言溝通技巧與人交流,年幼時欠缺眼神接觸及較少指向物件以表示需要。由於缺乏面部表情和眼神接觸,他們很多時給人一種沒有禮貌和不専注的負面印象。部份兒童說話時音調較高,語氣較為刻板或古怪。兒童長大後也未能掌握別人的身體語言、語氣聲調所傳達的意思,亦難以協調及一致地用語言和非語言訊息去表達自己的意思。 (三) 發展人際關係困難: 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兒童與朋輩相處時欠缺技巧,較難與人建立友誼。因為語言及溝通方面的困難(例如詞彙貧乏,容易將 「你」、「我」等代名詞混淆使用),亦影響到他們結交朋友及與朋輩溝通相處的能力。即使他們有足夠的語言能力及興趣去結交朋友,在與人相處時,又因欠缺同理心,難以理解別人的想法和感受。他們一般較難理解「不明文」的社交常規,以至較難調節自己的行為以配合當時的處境(如面對陌生人或師長時也不懂忌諱)。他們較難明白非直接的溝通模式(如比喻、諷刺等說話),因此未能有效地與人交流。友誼建立方面也較單向,多數只與有共同興趣的人作伴。也有表現過份頑皮或暴力,給人不成熟、不自然或過份熱情的印象。 (四) 重複行為: 重複行為多見於學前或學齡期的自閉症譜系障礙患者,如排列物品、開關櫃門、轉動車輪等。他們興奮或激動時,個別會不停地拍動雙手、撞頭、搖動身體、自轉或來回走動等。有些兒童會反覆觀看同一影片∕圖書,或重複背誦非溝通性的說話和重複詢問同一問題。部份年紀較大的兒童說話或會顯得文縐縐,甚至使用過多與其年齡及智力水平不符的專有名詞之類。 (五) 固執不變: 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兒童對常規表現固執,較難適應生活上的轉變,例如行走路線、物品位置、食物種類等,對於生活上的小改變可能會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如由一項活動轉到另一項活動,或課堂上人與物的改變都可以觸發很大的脾氣。他們行為表現固執,過份堅持原則及常規,處事欠缺彈性,容易情緒激動或與人爭執。 (六) 狹隘興趣: 自閉症譜系障礙患者的興趣較狹隘,有些喜愛背誦巴士路線、交通標記、地鐵站名、地圖、日曆,或有關恐龍、太空、動植物等資料及數據。年幼時較少參與探索性或假想性遊戲(例如扮演老師或醫生等角色),他們的玩意及遊戲技巧亦比較單一、重複及欠缺變化(例如喜歡轉動錢幣或排列玩具車等)。年紀較大及能力較高的兒童,他們的遊戲仍然欠缺模仿、想像及創意,可能只對某些物件的部份顯得過分沉迷,這些過分沉迷的興趣都會對他們的生活及社交產生影響。 (七) 感官反應異常: 部份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兒童在感官方面有過高或過低的反應,例如有些兒童會對某些聲音、質感有極端的驚恐或抗拒的反應;有些對溫度及痛楚反應過低;有些則過分追求嗅某種味道、觸摸某種質感的物件或凝視某些光源及動態(如轉動的物件)。他們的感官反應不尋常,以致他們對於一些日常的感官刺激有過度追求或逃避的情況,形成重複及固執行為。 Credit: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衛生署兒童體能智力測驗服務

DETAIL
Apr
01

助自閉症患者投入社區 發揮潛能 富衛x匡智會「活出我今天」計劃

Source:  http://eti.hket.com/pc/article/S15086/index.html?ref=tp_hp 在香港,由於針對自閉症及智障青年的庇護工場及日間活動中心等永久性的社區復康設施嚴重不足,他們在離開學校後,大多需要等待數年才能獲安排到社區復康機構接受服務。若希望獲分配至居所附近區域,輪候時間可能更長。期間這些青年往往需要尋找其他臨時的工作或只能留在家中,未能持續發展及運用他們在學期間所掌握的知識及技能。 富衛與匡智會自2014年推行「活出我今天」計劃,並於不久前推出「自閉症青年支援計劃」,目的就是希望能夠填補社會空缺,為這些青年提供過渡性支援服務。 個案一:希望提升基本自理能力 現年18歲的丁恩霖患有中度智障,同時有自閉症傾向。她是家中的獨女,與父母及女傭同住。父母十分愛錫她,而她的日常起居飲食,則全由女傭照顧長達 16 年。女傭不但熟悉她的需要,甚至視為己出,與恩霖關係良好。 恩霖在幸福中成長,爸媽雖然明白女傭很愛錫及用心照顧恩霖,但當恩霖步入成年階段,他們也希望恩霖能夠提升基本的自理能力和運動能力,令身心都能健康發展。因此他們參加了由富衛香港及匡智會合作舉辦的「活出我今天」計劃。計劃為恩霖提供了職業治療、藝術治療等一系列服務。經過訓練後,恩霖的肌肉運用能力有改善,更可以自行進食,讓她能更獨立,更容易適應日後生活及融入社群。除了藝術治療,「自閉症青年支援計劃」支援服務還包括職業治療、音樂活動、生活技能訓練、社區適應活動及工作實習。 個案二:冀增強社交和表達能力 除了恩霖,另一對同樣有自閉症傾向的孖生兄弟盧子健(哥哥)和盧子銘(弟弟)也參加了此項計劃。 現年36歲的子健和子銘,與家人同住,彼此關係良好。子健的學習能力相對較高,善於表達自己的要求,工作細心、樂於助人;子銘相對較被動,經常依賴及傾向跟從哥哥的選擇。父母除了希望兩兄弟能透過此計劃學習簡單工作技巧,掌握基本自立能力之外,也希望增強他們與人溝通的能力。 計劃的導師會為學員安排社區適應活動,讓學員由小組討論、外出社區購買物資、至事前準備,一步步完成簡單的活動如燒烤,來訓練他們的溝通及社交技巧。兩兄弟的媽媽說:「最開心是看到弟弟進步了很多,這裏的老師教導得很好,引導他們發揮內在潛質。從前他不太願意參加活動,現在變得主動了,放學回家問他們今日上課學了甚麼,都會很開心跟我分享。」「自閉症青年支援計劃」令兩兄弟改變了很多,讓他們有勇氣主動與陌生人溝通,學員與家人都樂在其中。 新增「自閉症青年支援計劃」 富衛與匡智會推行的「自閉症青年支援計劃」是新項目,由富衛資助該項新計劃的三年經費。計劃支援服務共有六大範疇包括:職業治療、藝術治療、音樂活動、生活技能訓練、社區適應活動及工作實習,學員每星期上課兩天。計劃亦會就個別學員的情況提供個人及小組形式的培訓及治療,旨在協助自閉症人士發揮所長,投入生活和融入社會。 富衛香港及澳門行政總裁兼大中華區行政副總裁黃大偉表示:「富衛希望藉著『自閉症青年支援計劃』喚起社會對自閉症及智障青年的關注及瞭解此等過渡性支援服務的嚴重不足,期望藉著這支援計劃令情況有所改善。」他又補充道:「除了增加更多適當的支援外,自閉症青年亦需要社會給予機會發揮所長。希望更多人關心、認識及接納自閉症人士。」 (內容由富衛x匡智會提供) Credit: 香港經濟日報

DETAIL
Apr
01

自閉患者家庭面對漫長輪候過程

Source: http://cablenews.i-cable.com/ci/videopage/program/12254449/新聞刺針/自閉患者家庭面對漫長輪候過程/ 自閉症患者人數近年急升,但政府相關支援服務跟不上需求。學童自小等候做評估,然後等入訓練中心,畢業後再等入庇護工場。自閉症患者家庭怎樣面對這些漫長的輪候過程?《新聞刺針》找來兩位家長現身說法。 陳進傑今年二十一歲,兩歲時被評估為自閉和輕度智障。進傑漸漸長大,社工曾勸她送兒子到殘疾院舍,陳太都不放心。 進傑去年在特殊學校,畢業之後沒有上學,較多時間留在家。陳太擔心他沒有上學後病情惡化,所以在他未畢業時已先申請庇護工場,不過畢業已逾一年都未有消息。陳太只能幫他報讀扶康會的訓練課程,帶他回中心的路不長,但都足夠她擔心。 根據教育局數字,全港自閉症的學生人數五年間由五千五百一十人上升至九千四百人,升幅達七成。但全港三十四間庇護工場,五年間名額只增加二百七十七個,增幅不足百分之六。 社署表示,現時庇護工場的平均輪候時間為十九點六個月,但每區不一樣。好像北區,有申請人由二零零八年排至現時仍在排隊,而進傑正在排隊的天水圍區最最少要等三年。 年長的患者等庇護工場,年紀較小的又等甚麼?傑傑至兩歲都不懂說話。母親於是帶他做評估,不過全港六所兒童體能智力測驗中心,只有七成人可以在半年內做到評估。傑傑等足一年後,今年初被評估患有自閉症。確診後,社工轉介他到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接受治療。 全港六歲以下新增的自閉症個案過去三年持續上升,傑傑正輪候的訓練中心在上年度平均就要等逾一年半。傑傑現時等了半年,他母親擔心傑傑延誤治療,不停為他找訓練。傑傑現時靠志願機構減他學費,暫時就讀一些訓練課程。不過一天未等到政府服務,她依然不放。有社工亦指家長的壓力會愈等愈大。 有線新聞台曾問社署點評估服務滯後的情況,他們就指在二零一六至二零一七年度,會增加一千一百一十個服務名額,亦繼續鼓勵非政府機構提供津助及自負盈虧服務。政府的服務有排等,私營的殘疾服務質素又參差,家長的心聲政府要聽多少次? Credit: 有線寬頻

DETAIL
Apr
01

協康會公佈「學前自閉症兒童參與社區活動」調查結果 六成半患童家長因公眾歧視引發精神壓力

Source: https://www.heephong.org/cht/whatsnews/detail/14632 對大部份家長而言,帶子女出外活動是一件樂事;但對於家有自閉症子女的家長,卻可能每一次都是一個重大挑戰,甚至是一件難堪的苦差。 協康會於今年1月聯同香港大學心理學系於屬下14間特殊幼兒中心進行一項「學前自閉症兒童參與社區活動」家長問卷調查,成功訪問了387名自閉症幼兒家長,當中六成半人曾因子女的情緒或適應問題,於公眾場所遭人投以奇異目光,逾四成家長更曾遭批評管教無方,另有一成半人遭出言侮辱或嘲笑。 受訪家長均認同帶子女參與社區活動的重要性,但卻因為難以處理子女的行為情緒問題而感到困擾,特別是與健康衛生有關的活動如剪髮、看醫生、到公眾廁所如廁等最感困難。七成半受訪家長對自己面對的處境及子女的困難感到擔心,六成人外出時感到緊張,四成半人更因而感到焦慮、尷尬和煩燥。部份面對重大情緒困擾的家長,甚至不願意帶自閉症子女上街參與社區活動。 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劉穎女士指出,公眾人士的負面態度和歧視,除了影響自閉症兒童,更會引發家長的負面情緒,造成沉重的精神壓力。劉穎解釋:「誘發自閉症兒童家長負面情緒的四個因素包括:社區﹑兒童﹑家長及家庭。社會人士的負面態度直接導致家長的沉重精神壓力,加上自閉症子女本身的社交發展障礙和情緒問題,更令照顧者面對莫大困難;而家長本身對子女症狀的不理解,以及缺乏家人的支持均會誘發家長的負面情緒。家長越感困難,帶子女外出的意欲便越低;惡性循環下,子女更加缺少外出練習的機會,連帶家庭成員也沒法參與,嚴重的更會影響整個家庭的生活質素。」 另一方面,調查數據顯示,患童接受社區適應及情緒管理訓練的年期越長,除可改善本身的問題外,家長感到的困難和負面情緒亦越少。 張先生的兒子綱仔今年4歲,有自閉症傾向,害怕人多嘈吵,每次上酒樓都會尖叫哭鬧,惹來旁人不滿,甚至有親戚向張先生投訴不能應付就不應帶兒子外出。看醫生更是一大苦差,因為不喜歡醫生的觸碰,綱仔不止哭叫,更會踢醫生,張先生﹑太太和傭人要三人合力按著他,醫生才能勉強進行檢查。張氏夫婦對兒子的行為束手無策,面對尷尬情形,每次都立即抱起兒子跑回家,久而久之,帶兒子上街的意欲亦大減。夫婦二人更因兒子的問題而爭執,張先生的情緒大受困擾,甚至因沉重壓力而出現腳痛不能走動﹑出壓力疹等問題。可幸參與協康會的社區適應訓練只有半年,綱仔已有明顯進步,現在上茶樓能安坐吃東西,甚至可到戲院看戲,而張先生的健康問題亦不藥而癒。 6歲的軒仔被評估有自閉症,2013年入讀秦石特殊幼兒中心,初期軒仔有嚴重的行為情緒問題,上街時經常尖叫﹑亂跑。乘坐小巴時,更會因為不是熟悉的司機而不肯上車,令媽媽既尷尬又苦惱;到街市和超市更是軒仔最討厭的,媽媽每次都要找人照顧兒子才能外出購買物,經常大感為難。因為不懂處理兒子的情緒問題,又經常遭受旁人責備,令軒仔媽媽非常失落和沮喪,越來越不願帶兒子上街。幼兒中心的老師留意到軒仔喜歡紅色和比他小的同學,外出時就讓他拿著紅色物件及拖著同學,幫他穩定情緒,又用程序卡和圖卡幫他學習社交程序。現在,軒仔有顯著的改善,除學會控制情緒,還能夠拖著母親或老師安靜地上街,甚至協助老師安撫鬧情緒的同學,更愛上到超市購物。令媽媽最欣慰的,是經過認知訓練後,軒仔現在能夠憑號碼坐車,即使由不同司機駕駛,也會乖乖上車。媽媽開心地說:「協康會的服務對軒仔幫助很大,老師們因應他的喜好和特性安排訓練,令他大有進步。如今帶他上街,他開心,我也開心。」 協康會自2009年開始推行社區適應訓練活動,去年更研發了《社區樂悠悠》iPad應用程式,又透過推行「社交溝通-情緒調節-協作支援模式」(SCERTS Model),教導自閉症兒童學習處理情緒。協康會助理總幹事歐陽偉康先生指出:「公眾的包容和接納,以及盡早接受適切的訓練,是自閉症兒童融入社區的關鍵。我們呼籲更多社會人士關注特殊需要兒童,為他們創造一個接納和共融的社會。近年來,支持社區適應活動的機構正逐漸增加,義助的機構包括大型超市集團、快餐店、酒店和社區小商店等。」 位於長沙灣的北海道髮廊支持協康會的社區適應活動已有8年,免費為自閉症兒童剪髮。東主陳至廣先生說:「剛開始時,我以為替小朋友剪髮很容易,但原來自閉症小朋友對不熟悉的地方會害怕,不單止吵鬧哭叫,甚至要按著他們的手腳才能安定。了解他們的特性後,我耐心地和他們談天﹑玩耍,又送上小禮物和唱兒歌安撫他們,待他們情緒穩定後,才開始剪髮。現在,我和很多小朋友和家長都成為好朋友,他們平時也會找我剪髮。能夠用自己的專長幫人,我感到很榮幸,希望更多人支持協康會,幫助更多有需要的小朋友。」 由於家長和家庭因素也會影響家長帶子女外出的意欲,協康會透過成立家長資源中心,促進家長對子女症狀的認識,鼓勵家庭成員間的溝通和對特殊需要兒童的接納。歐陽先生表示:「家長資源中心是家長們互相分享和支援,舒缓親職壓力的好地方。今年7月,協康會在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下,將於九龍中開辦全港第一間專為自閉症人士及其家人提供一站式支援服務的資源中心,為學前兒童至成年階段的自閉症人士及他們的家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協康會創立於1963年,是香港最具規模的兒童教育及復康機構,致力協助不同潛質的兒童盡展潛能、健康愉快地成長。數百位心理學家、治療師、幼兒導師、護士和社工在全港40多個服務單位工作,每年為約6,000名有學習和發展困難的兒童提供訓練及治療,並支援其家庭和學校;同時積極研發「實證為本」的訓練模式,通過出版、研究和培訓,推動大中華區兒童復康服務的發展。 Credit: 協康會

DETAIL
Apr
01

香港提供自閉症評估的機構資料

Source: https://www.lovexpress.org/single-post/%E9%A6%99%E6%B8%AF%E6%8F%90%E4%BE%9B%E8%87%AA%E9%96%89%E7%97%87%E8%A9%95%E4%BC%B0%E7%9A%84%E6%A9%9F%E6%A7%8B%E8%B3%87%E6%96%99 所有資料均節錄自網上,各機構及中心之確實服務及收費,請自行向相關服務團體查詢。 |九龍區 創智薈 – 兒童潛能發展中心 – Let’s Talk 服務簡介:專業評估服務包括標準智力測驗(IQ Test)、專注力評估、自閉症評估、兒童綜合發展評估、性格測驗(Personality Test)等 查詢電話:5222 1918 衛生署 – 中九龍兒童體能智力測驗中心 CAC 服務簡介:服務對象是12歲以下有發展障礙或行為問題的兒童,特別是那些有複雜問題,需要各科專家協助評估的兒童。兒童體能智力服務亦會為發展上有其他問題的兒童提供服務,包括情緒問題,速學障礙及由後天性腦損傷引致的問題。 查詢電話:2246 6633 衛生署 –下葵涌兒童體能智力測驗中心 CAC 服務簡介:服務對象是12歲以下有發展障礙或行為問題的兒童,特別是那些有複雜問題,需要各科專家協助評估的兒童。兒童體能智力服務亦會為發展上有其他問題的兒童提供服務,包括情緒問題,速學障礙及由後天性腦損傷引致的問題。 查詢電話:2370 1887 衛生署 – 尤德夫人兒童體能智力測驗中心(觀塘) CAC 服務簡介:服務對象是12歲以下有發展障礙或行為問題的兒童,特別是那些有複雜問題,需要各科專家協助評估的兒童。兒童體能智力服務亦會為發展上有其他問題的兒童提供服務,包括情緒問題,速學障礙及由後天性腦損傷引致的問題。 查詢電話:2727 8474 邁步兒童發展中心 服務簡介:運用最權威及標準化的評估工具及行為觀察,詳細評估兒童是否患有自閉症, 並轉介至合適的政府服務。 查詢電話:28992665 扶康會-牽蝶康兒中心 服務簡介:提供自閉症診斷評估和智能評估,對象為懷疑或評估有特殊需要 (如︰自閉症、專注力不足、發展遲緩等)的兒童 查詢電話:2324 1678 耀能兒童發展服務 (樂富) 服務簡介:醫療顧問親臨中心,為懷疑有特殊需要的幼兒及中、小學生,提供醫學評估/診斷,並按評估/診斷結果,轉介至合適的服務。 查詢電話:2866 3236 香港浸信會醫院 -兒童及青少年科中心 服務簡介:中心所提供的兒童及青少年發展、情緒及行為的評估及治療服務,由兒科醫生主理,服務範圍包括:兒童發展問題,如發展遲緩、大小肌肉協調或語言障礙 / 自閉症或社交及溝通障礙 /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兒童及青少年情緒或行為問題 […]

DETAIL
Apr
01

鄰舍輔導會-專門為自閉症人士而設的院舍服務

Source:  https://www.naac.org.hk/fileadmin/naacnews/2017_6.pdf 自閉症人士溝通及社交能力弱、偏執、狹隘、有固定模式、不易改變. . . . . .。種種的障礙以致他們難以融入主流生活,容易被誤解、被忽略需要。雖然,現時院舍按殘疾人士類別分類,但並沒有專門為自閉症人士而設的院舍,自閉症人士一般會被安排入住智障宿舍。由於自閉症有其獨特性,宿舍要兼顧不同類型的服務使用者,會有一定的難度,或會未能完全考慮自閉症舍友的獨特需要,以致院舍在照顧上遇上不少挑戰。雖然如此,如能因應自閉症人士的特性,以致在宿舍服務設計及構思上更多作出考慮,協助建立有規律的生活流程、提升安全感及加強自我表達機會,有助服務使用者適應宿舍生活,減少挑戰行為的產生機會及促進宿舍職員的照顧。雖然,現時香港仍未發展專門為自閉症人士而設的院舍;但於自閉症人士服務的工作上已有相當的發展及經驗,相信有助探討及作出試驗。事實上,要構思專門為自閉症人士而設的宿舍,可嘗試從幾方面入手,包括: i) 結構化的環境設計:清晰規劃宿舍不同的活動空間及設立舍友的專屬位置,讓舍友能習慣辨悉自已的居住、活動及工作環境,促進舍友生活技能及增強對宿舍的歸屬感。此外,由於自閉人士不善接觸與表達訊息,故善用視覺策略,運用清楚的標示,如相片、圖案、文字等,有助加強自我導向能力及與他人溝通。另在宿舍內預留房間,設置有別於傳統寧緒室、純粹作為隔離用途之活動室;當舍友有情緒及行為問題時,舍友樂於使用房間,逐漸紓緩情緒、休息或消閒,以致職員能夠有空間作出輔導及介入。 ii) 有規律生活流程:針對自閉症固定生活模式、不易改變的特性,每一名舍友均有個人生活流程表,編排梳洗、訓練、活動及休閒時間,以提醒作息時間及有轉變時及早作出預告,使他們有更好的適應,流程表亦會張貼於舍友經常能夠閱覽的位置,以便舍友重溫及避免職員遺漏。上述種種硬件配套,除照顧自閉症舍友外,亦有助前線職員能更易掌握舍友的生活模式及生活習慣,更有助以一致的手法提供適切的照顧及訓練。然而,為了讓自閉症舍友能夠應付轉變及生活上的各種挑戰,軟件方面則著重人手的配置。 iii) 跨專業團隊:由臨床心理學家、職業治療師、護士及社工組成,就會員的獨特需作出個別評估、制定跟進計劃及持續執行。面對舍友的挑戰行為,盡早介入及分析,防止問題惡化。此外,院舍亦須緊貼職員需要,提供培訓,以使職員有充足能力與自閉症舍友相處及協助解決問題。當然不能忽視家屬工作,促進家職合作。 iv) 個別支援:雖然自閉症有其共通特點,但亦非千篇一律,每位舍友均有其獨特性格、喜好、強項、弱項。故此,「以人為本」的計劃亦不可忽視,為自閉症舍友提供個別化支援項目,尤其是興趣發展、消閒、活動及社區融入,讓舍友享平等參與機會。 雖然專門為自閉症人士而設的宿舍亦未實行,要推行亦非容易,然而,如資源、環境設施及專業支援足夠,專門化的服務模式相信值得繼續探討及嘗試。 Credit: 鄰舍輔導會

DETAI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