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 INNOVATION 星亮創新生

Apr
01

讓小遊戲打開自閉症兒童的心扉

Source:https://kknews.cc/baby/npg8meq.html 多年來,自閉症一直是一個「謎」,目前還沒有找到它的病因,可以肯定的就是自閉症是先天性的腦發育障礙疾病,是神經系統的疾病,並且將終身伴隨。但是,只要在早期經過正確地、堅持不懈地干預,大部分自閉症兒童是能夠融入社會、獨立生活的。在教育干預中,遊戲教學對自閉症兒童的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 (1)進行感官感知訓練的小遊戲。 自閉症兒童對陌生環境會存在未知的恐懼感,產生一些負面情緒,所以感官感知類的遊戲就十分必要。可以先從簡單的身體接觸開始,例如「撓痒痒」,在孩子身上瘙癢,讓孩子笑起來;融合兒歌和肢體動作的遊戲活動「小螞蟻上樹」等等。這一類的小遊戲可以營造愉快的氣氛,讓孩子們真正笑起來,排除他們的焦慮和恐懼,讓他們體會到遊戲的快樂,從而抑制了不良情緒的產生。 (2)進行語言訓練的小遊戲。 大部分自閉症兒童都存在語言交流障礙,即使有開口說話的能力,但也缺乏交流性質,主動語言極少。所以,進行語言訓練的小遊戲就可以激發他們的興趣,創造交流的機會。通過講故事或是唱歌謠的方式,向孩子提問,讓孩子參與其中進行對話;還可以通過一些生活中的簡單情節進行遊戲,例如「打電話」,給孩子設計一些日常用語。也許孩子最初只是機械化的誦讀,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就可以讓孩子運用到真實生活中,並加深印象。 (3)進行交往能力訓練的小遊戲。 自閉症兒童往往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裡,不願意與人交流,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進行角色扮演類的遊戲,給孩子創造與人交流的機會,並體驗不同的角色特徵。例如「過家家」遊戲,讓孩子扮演主人,父母扮演客人,準備一些玩具,讓孩子進行買菜、做飯等不同的活動,努力扮好自己的角色。通過多次玩這一類的遊戲,可以使孩子在社交方面得到一定的提高。 (4)進行體育訓練的小遊戲。 孩子天性愛動、愛玩耍,父母可以讓孩子多進行體育活動,在增強體質的同時,也是自閉症兒童教育康復的重要方法之一。例如踢球、跳繩,可以讓孩子與正常兒童一起活動,讓歡快、輕鬆的氛圍來感染他們,激發他們參與其中的慾望,並漸漸融入進去。 (5)進行觀察力訓練的小遊戲。 自閉症兒童往往不會去注意他人的變化,不會注意地去觀察人或事物,這也可以通過小遊戲來訓練。例如玩「大風吹」的遊戲,家長說:「大風吹」,孩子問:「吹什麼?」家長回答:「吹穿藍衣服的人。」這時就可以激發孩子的觀察力,看看哪個人穿的是藍衣服,並找出來。通過這些遊戲活動,都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力。 (6)進行注意力訓練的小遊戲。 對一些注意力差的孩子,也可以針對這一點來進行訓練。例如「搶食物」遊戲,在桌子上擺放著食物或玩具,父母喊「1、2、3」一起搶,搶到的就會得到食物和玩具。在進行這類遊戲時,需要孩子全神貫注地看著物品,所以長期進行這種遊戲活動,可以改善孩子的注意力。 不管是哪一種兒童,遊戲都是他們最主要的活動方式,可以促進孩子能力的提高,訓練其各種水平。針對自閉症兒童,父母應該更細心、更耐心,尋找適合孩子的遊戲形式,幫助孩子擺脫孤獨,打開心扉。 Credit: 2017-07-31 由 安康陳友珍 發表于親子

DETAIL
Apr
01

協康會「星亮計劃」為自閉症青年提供成長支援服務

Source: https://www.heephong.org/whatsnews/detail/17016 本會獲社會福利署撥款,推行為期30個月的「加強支援自閉症人士及其家長/照顧者先導計劃」。這項計劃於2016年4月底展開,將為200名15歲以上高能力的自閉症人士及其家人提供個案輔導及支援,協助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所面對各項有關升學、就業及人際關係等挑戰,以提升自閉症人士的生活質素及其家庭能量;並會為有需要的康復機構提供諮詢服務,支援有行為情緒困難的自閉症個案。 由本會心理學家,職業治療師及社工組成的專業團隊將在本會星亮資源中心及其他4間主要的家長資源中心提供服務,幫助有需要的自閉症人士。 查詢:3956 4651 Credit: 協康會

DETAIL
Apr
01

自閉症兒飲食及日常護理方法

Source: https://kknews.cc/baby/xmx94eg.html 自閉症是一種由兒童時期就會發病的基本,對於這一的疾病只有早發現早治療才是最好的方法。那麼在平時的時候有什麼比較好的護理方法呢?下面給大家介紹自閉症兒飲食及日常護理方法,供大家參考。 自閉症兒的護理方法 1、如果自閉症孩子因為欠缺忍受挫折的能力容易生氣、發怒,可以利用一些自我教導的策略,例如:發現自己生氣的時候,要告訴自己:『我不生氣,因為我是乖寶寶;我不生氣,我要深呼吸,因為我是好孩子。 2、對於改善自閉症孩子的刻板行為,儘量幫他找到他感興趣的事物活動,多用其他的活動或玩具來吸引他的注意力,不要讓他無所事事,以免他覺得太無聊,一直重複同樣動作。另外,讓這些重複的動作加以意義化,也是改善刻板化行為的方法之一,例如:如果孩子喜歡轉東西,你可以教他玩陀螺;如果孩子喜歡搖晃身體,你可以放音樂,讓他用不同的方式隨着音樂搖擺身體。 3、自閉症孩子比較欠缺忍受挫折的能力,因此教一項新的技能,最好先找到他會的部分,先讓他有成就感,再一步一步教。 4、自閉症孩子如果伴隨溝通方面的障礙,遇到挫折或不順心的事時,容易以哭鬧的方式或是自我傷害的方式表達,因此平時應多觀察他喜歡的事物藉以轉移注意力,更重要的是要協助他用任何方式表達,找出哭鬧的原因,了解他的 5、有些自閉症孩子對於危險事物不夠敏感,例如:有一些孩子習慣爬高,或是喜歡亂跑,因此要注意安全的考量。 自閉症的飲食方法 1、制止喝咖啡、酒、罐裝和包裝的食品、碳酸飲料、巧克力和加工食品、鹽、糖、飽和脂肪、和飲食中的精白麵粉。自閉症 制止添加人工色素或防腐劑的食品。油炸和油脂食品,比方培根、什錦冷盤、肉汁、火腿、罐頭豬肉、香腸、和所有的乳製品(除了低脂的產品外)等都應制止。 2、穀類食物:穀類食物主要指大麥、燕麥和黑麥等製成的食物,不包括大米和土豆等我們經常食用的食物。因此,自閉症的家長應注意儘量避免給孩子食用諸如黑麵包、燕麥片、麵食類(如饅頭、包子、餅乾)之類的東西。 3、色素的食物:硫酸鹽對人體的消化功能有着非常的作用。如果人體的胃腸道內缺乏硫酸鹽,那麼消化道的可同透性就會增加,帶着鴉片活性的鈦就容易進入血液,自閉症患者的症狀也將變得惡化。因此,這些食物應儘量避免給孩子吃。 4、高纖維飲食50%~75%可由水果和蔬菜,外加糙米、扁豆、和馬鈴薯的食品所構成,卵白質則以豆類和豆莢類、魚類、生的堅果和種子、無皮的火雞或雞胸肉、豆腐、和低脂優格來提供。 5、水楊酸鹽食物:含水楊酸成分高的食物對自閉症患者有不良作用。因為水楊酸對人體的胃腸道有嚴重的負作用,會導致消化道的可通透性增加,這些食物包括橘子、橙、胡柚、檸檬、番茄等。值得提醒家長的是,阿司匹林也含有大量的水楊酸。因此,家長不僅應注意儘量避免給孩子吃這類食物,在孩子感冒發燒時也儘量不要使用阿司匹林。 6、蛋白食物:由於自閉症兒童無法徹底分解牛奶中的酪蛋白,造成消化道內帶有鴉片活性的短鈦鏈增多,從而影響他們的症狀,因此,控制自閉症兒童不吃或儘量少吃奶製品對他們來說是有利的。除此之外,還有雞蛋、鮮奶蛋糕、奶酪、雪糕、酸奶等食物也同樣富含酪蛋白,家長應該控制其孩子對這些食物的攝入。值得提出的是,由於牛奶含有豐富的營養,因此家長在控制這些食物的同時,應注意補充各類替代品,如豆奶或蔬菜等 Credit: 2014-12-05由99健康網 發表于親子

DETAIL
Apr
01

APLUS計劃自閉症學生支援服務

Source: http://sahk1963.org.hk/b5_service.php?id=55 自2011年9月開始,香港耀能協會成功推行「APLUS計劃」,以「全校參與模式」為自閉症學生、家長、教職員提供支援服務,得到校方及家長推崇。透過本會專業團隊與學校共同協商,度身設計配合各中、小學需要的服務計劃,為自閉症學生設計及推行「個別學習計劃 (IEP)」、個別及小組訓練;同時提倡朋輩支援,建立關愛共融文化;並為教職員與家長提供專業諮詢及培訓服務,全面提高校本支援自閉症學生的效能。   服務對象 全港有錄取自閉症學生的普通中、小學 校內懷疑/確診自閉症的學生及其家長、教職員及其他學生   計劃目標 促進自閉症學生的成長及學校生活的適應 提升教育工作者支援自閉症學生的實戰技巧及信心 促進家校合作,增強支援自閉症學生的成效 協助學校推廣關愛共融的文化   專業團隊 成員包括教育/臨床心理學家、資深職業治療師、資深言語治療師及社會工作者   查詢 歡迎有意參加之學校聯絡本計劃社工,以作進一步了解及安排。學校亦可以電郵、傳真或郵寄形式交回申請表格。 地址:香港九龍橫頭磡邨宏照樓地下9至17號耀能兒童發展中心 (樂富) 電話:2336-6491 傳真:2336-6855 電郵:cdc@sahk1963.org.hk 網址:cdc.sahk1963.org.hk Credit: 香港耀能協會

DETAIL
Apr
01

特殊教育學前兒童康復服務 – 什麼是I位、E位及S位?

Source: https://www.lovexpress.org/single-post/%E4%BB%80%E9%BA%BC%E6%98%AFI%E4%BD%8D%E3%80%81E%E4%BD%8D%E5%8F%8AS%E4%BD%8D%EF%BC%9F 初生至六歲以下經評估為有特殊需要的兒童,可經由社工轉介至社會福利署康復服務中央轉介系統,以申請及輪候所需的學前康復服務,包括:  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0-6 歲)  特殊幼兒中心(2-6 歲)  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兼收弱能兒童計劃(2-6 歲)   簡單比較: E位(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 目標: 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主要為初生至兩歲的殘疾兒童而設,向他們提供早期介入服務,並特別 重殘疾兒童的家庭成員的角色。這項服務是基於一個信念,就是幼童在家中能得到最好的照顧,而殘疾兒童的父母、監護人及家庭成員在適當的支援下,將可以接受、明白、照顧和訓練這些兒童。年齡介於兩歲至六歲的殘疾兒童,若沒有在同一時間內接受其他康復服務,也可接受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的服務,以協助他們日後融入主流教育。 服務範圍: 為殘疾兒童進行個別及小組形式的教育及訓練活動,以發展這些兒童的身心、 肌能、與人溝通、自我照顧和認知的能力,以及個人和社交技巧。 為殘疾兒童的父母、監護人及家庭成員提供訓練、指導和輔導,並為他們解決 情緒問題,以協助他們了解、管教及訓練家中的殘疾兒童。 設有玩具圖書館,供家長借用特別設計的玩具,在家中訓練殘疾子女。 編製: 一間設有在60個名額的標準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有以下標準編制: 轉介途徑: 由醫務社工或家庭個案工作員轉介至學前弱能兒童中央轉介系統,或由母嬰健康院、兒童體能智力測驗中心或私人執業醫生,經上述工作員轉介至學前弱能兒童中央轉介系統。 取錄條件: 初生至兩歲的幼兒,並評定為 肢體傷殘(包括腦麻痺); 智力遲緩; 視覺受損; 聽覺受損; 其他先天性異常(例如唐氏綜合症);或發展遲緩。 年齡介於2歲至5歲11個月的兒童,並評定為有以下情況和只需要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服務 (a) 綜合遲緩(包括言語遲緩); (b) 輕微智力遲緩; (c) 肢體傷殘兼行為上出現問題;或 (d) 雙親、監護人及家庭成員未能提供足夠的指導及訓練。 年齡介於2歲至5歲11個月的兒童,而且正在輪候其他學前康復服務(例如特殊幼兒中心,以及兼收殘疾兒童的幼兒中心或幼稚園服務)。   I位(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兼收計劃) 目標: 幼兒中心兼收弱能兒童計劃為年齡介於2歲至6歲以下的輕度殘 疾兒童提供訓練及照顧,使這些兒童日後有更大的機會融入主流教育。 服務範圍: 每間參與計劃的幼兒中心,每取錄六名殘疾兒童,就可增聘一名 特殊幼兒工作員,為這些兒童提供深入和個別的訓練活動。此外,社會福利署的臨床心理服務課及中央輔助醫療服務課,會為這些殘疾兒童提供心理輔導及專職醫療服務,以作支援。 編製: 每個照顧六名殘疾兒童的兼收計劃單位,可增聘一名特殊幼兒工作員。 […]

DETAIL
Apr
01

創新就業支援2.0 – 香港傷健協會-輔助就業中心

Source: https://www.freeguider.com/hk/articles/Phab-supported-employment-service-centre 香港傷健協會所提供的活動和服務是從傷健共融的理念而發展,藉此帶動傷殘人士融入社區,逐步拉近與健全人士的距離,建立起自然、和諧、共融的鄰里社區生活。當中的輔助就業服務中心就是以社會融合互補的工作手法,為可以就業的傷殘人士及失業的健全人士提供技能上訓練、協助尋找與安排工作、並跟進後續的支援服務。一方面協助他們自食其力,亦同時可在就業範疇上推動傷健共融。 搵工的另一個選擇 如有傷殘人士想尋找工作,除了勞工處的展能就業科,現在又有多一個選擇了!「香港傷健協會 – 輔助就業服務中心」位於柴灣,這是一個一站式的服務中心。服務中心的林先生說:「只要你是傷殘人士,無論是肢體傷殘、精神康復、長期病患者、讀寫障礙及自閉症人士等,只要符合社會褔利處定立的九類傷殘人士及年滿15歲或以上人士,服務中心就可以為他們作工作配對服務,無需轉介。我們的服務範疇包括工作能力評估、就業輔導、職前培訓、就業配對、僱主及職場支援服務、就業後的支援服務及短暫經濟援助 (只適用於自力更生綜合就業援助計劃) 。」 一份堅持,要做好每個配對 香港傷健協會從 1995 年開展了輔助就業服務,已有二十多年經驗及,亦與本港多間公司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 林先生說:「就業市場情況良好時,中心經常會收到不少新公司來電咨詢,並主動提供相關的職位空缺,而我們亦會主動聯絡各大小企業,希望可以為他們提供協助及工作配對服務。舉例說我們曾收到一間中資公司來電查詢,因他們是第一次來香港開設分公司,亦從沒有僱用傷殘人士的相關經驗,故請我們協助。」 「由於他們是一間珠寶首飾設計公司,要培訓一個員工成功設計一件產品是需要一段長時間,而因現在的年青人沒有這樣的耐性,就算是願意入行,亦會很快另謀高就,而他們覺得傷殘人士有不少優點,如做事非常專心及忠心,非常合適,所以他們希望在香港開設公司時聘用一些傷殘人士,以可以發揮到傷殘人士這方面的優點,互惠共贏。」 林先生續說:「所以我們便從廠房的設計開始為傷殘人士度身訂造,改造廠房的環境成為無障礙,當中包括通道、傷殘人士洗手間及自動門等,而最後這間公司亦一口氣聘用了 10 位傷殘人士。除此之外,中心還提供了一個培訓計劃,為聘用傷殘人士的僱主及其員工設計了一個短期的課程,來教導他們怎樣和傷殘人士適應和相處,共同打做一個傷健共融的工作環境。」 不簡單的職業介紹 成功輔助一位傷殘人士就業只是一個開始,林先生說:「只要任何一位傷殘人士進入中心需要我們輔助就業,我們便會為這位傷勢殘人士先做一個詳細評估,並盡可能會和社工預約面談。經評估後如有需要,中心會為這位傷殘人士安排做一個為期三個月職前培訓。我們亦會盡量安排他們到不同的社企或中心作實習,每個月可以得到每月2,000元津貼。如果是參加「陽光路上」計劃的則會安排到政府部門實習,如此我們會更了解這位傷殘人士的工作能力,並可提供更合適輔導。如果是 15 – 24 歲的年青人,中心更會幫他們申請「青見展翅計劃」的津貼。」 如有需要,中心會為求職者度身訂造合適的培訓計劃,之後便會為他們配對尋找合適的工作,成功後會讓社工跟進求職者 6 個月的工作情況,在這段期間社工會和僱主及求職者跟進及面談,同時中心會要求僱主特別安排一位較資深職員從旁協助求職者更快適應新工作環境,而聘用每位傷殘人士的僱主每月可得到社處會給予4,000元,為期六個月。 創新就業支援2.0 雖然現時已經有更多僱主聘用傷殘人士,但其實受聘比例還是很低,原因是企業不太了解相關的配套,以致多了很多顧慮。 林先生說:「現是我們希望發展更多企業支援服務,更多的一站式就業方案,例如相關政策安排,公司配套、招聘員工、安排招聘會及員工培訓,入職後跟進服務等,期望可吸引到更多企業聘請傷殘人士。」 「除了發展企業支援服務外,我們還會透過特殊學校,中學及大專院校去主動接觸更多的傷殘青少年,協助他們做職涯規劃,希望可以鼓勵他們以工作回饋社會。例如,最近我們透過「甘迺迪特殊學校」的協助,為即將離校的學生做一些職涯規劃的培訓,參觀企業和舉辦模擬面試,藉此希望他們可以早一點了解職場環境和不同行業的實際情況,令他們可找到適合自己的理想出路。」 在訪問的最後,林先生還特別提到政府有一個政策可協助嚴重肢體傷殘人士申請一位照顧者的津貼,這樣就足夠他們聘用一位外傭去照顧他們日常起居飲食及如廁等。而假如企業地方設備是許可的話,其實嚴重肢體傷殘人士是一樣可以上班工作,希望可以有多些企業可以考慮一下,令更多傷殘人士可以融入社區,以工作回饋社會。 如想了解更多關於香港傷健協會的服務或活動,請瀏覽 http://www.hkphab.org.hk 「輔助就業服務中心」專頁 : http://www.hkphab.org.hk/zh-hk/ses-home-page Credit: Free Guider

DETAIL
Apr
01

到校學前康復服務

Source: https://www.heephong.org/cht/services-and-programmes/preschool-children/school-based-support-services/on-site-pre-school-rehabilitation-service 為讓有特殊需要學童在訓練的黃金期及早獲得所需訓練,社會福利署撥款推行「到校學前康復服務」。 協康會共有五支專業團隊參加上述計劃,支援56所幼稚園/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合共475名正輪候學前康復服務的學童。憑著本會在這方面的豐富經驗及顯著的成效,我們的專業團隊會繼續採用證實有效的雙軌模式,結合到校支援服務及中心的治療和訓練,為有特殊需要的學童及其家人和老師,提供全方位的訓練和輔導。 計劃簡介 「到校學前康復服務」由本會教育心理學家、言語治療師、職業治療師、物理治療師、特殊幼兒教師及社工組成的專業團隊,提供以下服務: 學童訓練:為有特殊需要學童提供到校的個人 / 小組訓練,配以中心的專業治療。 幼師培訓:舉辦專題講座,提供到校專業諮詢和示範、課程調適及課室管理的建議。 家長支援:透過專業諮詢、工作坊及講座,提升家長親職效能和促進親子關係。 計劃目的 採用「學校為本,中心專業治療」雙軌模式,為就讀幼稚園的特殊需要學童提供全方位訓練和輔導。 加強幼稚園老師的裝備,以提供適切的訓練予有特殊需要學童。 增進家長照顧有特殊需要學童的知識和技巧,讓他們能夠為子女提供家居的學習支援。 服務對象 就讀於參與試驗計劃的幼稚園或幼稚園暨幼兒中心,並在社署資助學前康復服務輪候冊上(即正輪候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兼收弱能兒童計劃及特殊幼兒中心)的兒童;及上述兒童之教師/幼兒工作者及家長/照顧者。 申請辦法 經參與計劃的幼稚園或幼稚園暨幼兒中心轉介至項目隊伍。 若學童所就讀的幼稚園或幼稚園暨幼兒中心有參與本計劃,家長/監護人亦可直接向項目隊伍提交申請。 Credit: 協康會

DETAIL
Apr
01

高能力自閉症人士:「請講野直接d,唔好兜圈」

Source: http://www.hkcss.org.hk/c/video_detail.asp?video=1&topic_type=3&content_id=4126 自閉症譜系障礙是指「社交溝通有困難」及「行為狹隘﹑固執」的人士。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估算,每68人當中就有一名自閉症人士,按此推算全港約有8至10萬自閉症人士。 香港耀能協會個案經理梁振文指,自閉症人士的對話話題及興趣比較狹窄,在表達上較為直接,令人對他們的印象不太好,容易被人排擠,所以建立人際關係比較麻煩,例如自閉症學童在分組做功課上容易被人遺忘,難以完成分組功課,影響成績;在工作方面,對規矩及職場文化的不了解,上司及同事交工作給他們時,他可能不完全了解工作要求、不懂交待自己的工作進度,而上司及同事只看結果,這樣會誤解他們是懶惰、不懂工作、不明指令,但不等於他們的工作能力低。這些都是他們於工作場所的不利因素,長此下去,令他們不可長期維持同一份工作。 香港耀能協會的「真色珍我」自閉症人士支援服務,由臨床心理學家﹑社工、職業治療師及言語治療師為青少年提供生活適應、人際關係技巧及升學就業出路等意見,協助他們面對社交及工作環境的挑戰。 其中一位服務使用者是Kenny,他與一般學生一樣就讀主流學校,直到中學,通識科考試經常不合格,老師及社工察覺他難以表達心中所想的答案,轉介評估後,被評為屬於高能力自閉症人士。梁姑娘指Kenny找到自己的興趣是電腦,選擇修讀資訊科技學士課程,Kenny現在協會的言語治療師協助下,改善了表達能力,協會亦成功協助他找到與IT相關的兼職工作,為將來進入職場做好準備。 「與自閉症人士談話時,不要太多潛台詞,或者說話太兜圈,說話直接一點就可以了。其實不用擔心會否傷害我,直接說那樣喜歡,那樣不喜歡,那樣做得好,那樣做得不好,有什麼要求,反而我更容易處理。」Kenny說。香港耀能協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黃志茵表示,公眾應理解和尊重每個人士都有不同之處,自閉症人士亦一樣。她問過很多自閉症朋友,想大家對他們當作普通人,而事實上每個人和他們都是一樣,都自己有特別興趣,好像大家放工後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她想對「普通人」的定義闊一些,所有人都有不同特性,不同喜好,當大家與自閉症人士相處時,不是要大家遷就自閉症人士,而是因應自閉症人士有著不同特性,請公眾尊重自閉症人士,與他們相處。 香港耀能協會自閉症諮詢專線 2336 8855 「真色珍我」自閉症人士支援服務 http://sahk1963.org.hk/b5_service.php?id=103 Credit: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DETAI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