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cation Service (P1 to Tertiary) 教育服務 (小一至大學)

Apr
01

特殊教育資源中心 – 自閉症

Source: http://www.edb.gov.hk/tc/edu-system/special/resources/serc/autism.html 自閉症徵狀通常在幼童三歲前出現,他們主要在社交發展、語言溝通及行為方面有下列明顯的障礙: – 社交方面:學生常生活在自己的天地中,不善於察言觀色,不懂得易地而處;因此需要幫助孩子與同輩建立友誼,協助孩子掌握簡單易明的社交規則; – 語言溝通:學生的口語發展遲緩,常運用刻板、重複或鸚鵡式的說話;因此教師應給予簡單清晰和直接的指示,解釋步驟時須逐步說明,讓學生易於掌握;及 – 行為方面:學生經常堅持某些行事方式,如只乘坐某一路線的巴士或特定的座位,又拒絕改變日常生活習慣。教師可幫助學生接受轉變,例如事前向學生預告將會有什麼改變,以便減低學生的焦慮,有需要時,更可安排預習。 患有自閉症的學生一般都需要清晰的步驟指引來完成工作,因此教師宜為他們提供完成工作的程序;由於他們難以在同一時間處理多項信息,教師宜按部就班,讓他完成一項工作後,才給予另一指示;同時多採用視覺提示,例如圖畫、流程圖和示範來闡釋提示,可幫助他們更易掌握。   網頁: 認識及幫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 教學指引 融合教育運作指南 政府為懷疑有發展障礙的學齡兒童提供的評估服務單張 為在普通學校就讀而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的支援服務(家長指南)(文字版) 融合教育 – 家長篇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 – 教師實踐方法匯編 「特殊學校自閉症兒童輔導教學計劃」指引 「全校參與」設計家課的原則及策略 「全校參與」評估原則及策略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不同學習需要 「全校參與」 教學策略 如何培育有自閉症的子女(文字版) 自閉症學童課堂及社交適應評估(主流小學適用) 全校參與分層支援有自閉症的學生 學校支援模式運作手冊 蕊展計劃 協康會:「知情解意」實用教材及應用程式 協康會:「童遊社區」社交故事iPad應用程式 香港耀能協會:「社交故事一按通」 應用程式   視訊: 融情第二十二期 協助有自閉症的學生 三層支援模式 天下父母心 2009 第八集 - 是我有錯嗎? 認識及幫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訓練課程 – C6 – 1 認識自閉症兒童的發展特徵 / […]

DETAIL
Apr
01

賽馬會喜伴同行計劃

Source: http://www.socsc.hku.hk/JCA-CONNECT/lang/index.html 為了配合就讀於主流中小學有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學生的需要,「賽馬會喜伴同行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贊助,聯同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育局及六間非政府機構 – 香港明愛、協康會、新生精神康復會、香港耀能協會、救世軍及東華三院及全港中小學,旨在為自閉特色學生及其家庭和學校提供為期三年的支援。 本計劃包括三大項目:學校支援、家庭支援及公眾教育。六間非政府機構會為自閉特色學生提供服務,協助他們改善溝通、社交、解難等社群適應技巧,減少問題行為,提升整體的學習和社交能力。總括而言,計劃透過家校合作,目的為提升相關服務的質素、促進協同效應、奠定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從而促進社會共融。計劃取得一定成果後,將經驗推廣至海外各地,特別是中國地區,以帶來更大的影響力,為支援自閉特色學生的工作開拓新里程。 Credit: 賽馬會喜伴同行計劃

DETAIL
Apr
01

【特殊學習需要】SEN服務輪候時間長 缺乏對照顧者支援

Source: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170402?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fbpost_link&utm_campaign=parenting   現時融合教育制度下,學校未能為SEN學生提供足夠支援,政府亦未有常規資助提供予六歲或以上SEN學童的社區支援服務。雖然市面上有不同機構提供相關服務,但一般收費高昂,基層家庭難以負擔,輪候時間又長,服務供不應求。   特殊學習需要權益聯會對相關服務的供應情況進行研究,指出各地區的SEN服務分佈不均、缺乏延續性,針對照顧者的支援服務又少。所以提出將6歲以上的社區SEN服務納入社署資助服務範圍,以及加強照顧者支援等建議。   社區服務分佈不均 受惠人數有限   根據2017年的數字,全港十八區均有提供SEN社區支援服務予6歲或以上學童或其家長。當中以沙田區最多,有13間,其次為油尖旺區,有12間。但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6至18歲學童人口最多的是沙田區,其次是觀塘區和元朗區,反映部分地區的SEN學童特別是觀塘及元朗,可能要跨區尋找服務。   另外,只有一半社署資助的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有提供SEN社區支援服務予學齡兒童及其家庭,故受惠人數有限。而提供服務的單位中,大多集中於ADHD和讀寫障礙的服務,其他SEN種類則可能較難獲得服務。   雖然服務需求增加,但全港有5間於2017年曾提供服務的機構未有再於本年1月至3月提供服務。立法會兒童權利小組委員主席張超雄指,「小朋友升上小一,服務(社署的服務)就全面停止,出現『斷層』,是服務問題的核心」   社區服務由小三開始下降 缺乏延續性   就讀初小的SEN學童可選擇的社區服務較多,但由小四開始,服務比例由小三的近8成下降至6成6,然後逐步下降至小六的5成。踏入中學,所能接受的SEN社區支援服務數目更進一步跌至不足3成。   其實SEN兒童的學前訓練服務是由社署負責,但小一開始,服務就交由教育局負責,立法會兒童權利小組委員主席張超雄指,「小朋友升上小一,服務(社署的服務)就全面停止,出現『斷層』,是服務問題的核心」。他指社署應延續SEN兒童的訓練服務至小學階段,不能倚靠社區服務填補斷層   SEN聯會就著這個問題,就建議政府把學齡(6歲或以上)有特殊學習需要兒童的社區服務,納入社署資助服務範圍,維持服務的穩定性和持續性。   基層家長指服務費用昂貴   本港家長普遍認為現時社區的SEN學童支援服務不足,很多時候需要跨區尋找服務。基層家長更表示服務一般偏貴,就算部分有減費優惠,但名額很少,輪候時間亦非常長。   家長阿旋指,7歲兒子臨升小一時評估確診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追不上功課進度,中英文亦未曾試過及格。每星期都要帶兒子「過海」上課做專注力和社交訓練,兩課「孖住上」上90分鐘,每次要花800元。她坦言費用對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壓力。   SEN兒子需要休學 母親情緒受困   另外,同樣育有一名7歲兒子的阿鳳表示,兒子去年5月確診有讀寫障礙、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學校經常投訴兒子「成日離位」,更罰他離開課室。學校知道兒子行為有問題,但沒有提出任何建議,只叫阿鳳「要返屋企教佢聽話」。而兒子自去年10月與同學發生衝突後,就不願上學,情緒出現問題,學校就叫阿鳳為兒子轉校。跟教育局及學校開過會議後,阿鳳決定今個月開始讓兒子休學。   現時阿鳳要24小時照顧兒子,很想幫助兒子,卻找不懂如何為兒子尋找更多適合的服務,只找到500元6,7節的跨區社交訓練。照顧兒子的壓力沉重,她坦言自己的情緒亦不穩,更想過放棄照顧兒子,現時需要定時約見社工。     當局需加強家長及照顧者支援   如日前發生一宗照顧者殺害懷疑有SEN的孫子的慘劇所見,以及阿鳳例子,SEN家長的照顧壓力的確非常大,但SEN聯會指現時全港津助家長/親屬資源中心只有6間。在這些中心增設人手難以應付全港SEN家長的迫切需要,而未有中心的地區家長能得到支援服務的機會則更渺茫。由此可見,政府需要大量增加對SEN家長的支援。SEN聯會就建議當局增加資助家長親屬資源中心數目,至每區起碼有一間服務單位,以紓援現時SEN家長欠缺社區支援的情況。   Credit: 香港01

DETAIL
TOP